发表时间: 2013-06-04 16:20:32
作者: admin
浏览:
唐颂
春末夏初,水乡锦溪细雨霏霏,青石板铺就的路很是湿滑,行走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怕摔跤。锦溪和所有的江南古镇都是很相似的,有水、有桥,有石板路和粉墙黛瓦的民宅。也许是旅游开发的比较晚,没有象周庄、同里、乌镇那样有名气,但锦溪也是一个具有2500年悠久的历史名镇,它东临上海,西接苏州,四面环水,镇同泽国,自然环境十分幽静,散发着古朴的气息,以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情味,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认识,不断地吸引着八方来客。
锦溪因一溪穿镇而过,两岸桃李纷披、江面晨霞夕辉尽洒,满溪跃金,灿若锦带而得名。进入风景区,首先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面积近三平方公里的五保湖,这是一个天然的水库,展露着旖旎的自然风光。湖里生长着芦苇、菱角、菖蒲、莲藕,还有十几条载着游客的手摇船,泛舟于烟波浩淼的湖上。四周有莲池禅院、文昌阁、三亭桥、菱塘湾等众多胜景。
在锦溪河上,船娘穿着蓝底白花衣衫、头戴斗笠,一边摇着橹,一边操着吴侬细语向游客述说着水乡的风土人情故事。为增加娱乐氛围,船娘用方言为游客献上一曲曲委婉动听的苏南民谣——《采茶歌》、《茉莉花》等歌曲。不时也会有游客不由自主地参与进来和唱一首,消除身体疲劳,增加旅途乐趣。人在船上坐,船在水上走,展现在人们眼里的是岸边的楼台亭阁、廊坊桥轩和一座座水码头,还有百年的榆树,千年的古柏等景观。据说莲池蝉院的古柏,还是南宋孝宗皇帝亲手所植,历经风霜依然挺拔如初。
相约锦溪人文景观,素有“三十六座桥,七十二只窑”之说,既凸现江南水乡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风貌,又盛产砖瓦闻名海内外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砖瓦伴随人们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而它制砖烧窑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。西晋时已为皇宫生产地墁用砖,特点是光滑细腻,击打时发出金属声响。明朝在北京建都时,就在锦溪定制了5万块地墁砖,通过运河送达京城,作为故宫地面砖。每块砖的身价可抵一两黄金,所以又称金砖。
行走在石板铺设的幽暗深长的街巷里,看见三五成群的老人聚在一起拉着家常,真是格外悠闲。雨巷里,大大小小铺面的上方都悬挂着古色古香的招牌和随风摇摆的幌子。有许多的老字号店铺,有字画古玩、有笔墨砚台、有绸扇纸伞,还有香飘四溢的万三蹄膀,引的路人垂延欲滴。
站在锦溪的普庆古桥上,看着那弯曲的小河和人来人往的雨巷,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,仿佛把你带回到童年那美好的记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