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1-12-29 15:38:14
作者: 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
浏览:
“整个项目团队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,现在项目建成,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,既高兴又欣慰。”一年风雨兼程,一年心酸苦辣。望着拔地而起的厂房,宝钢金属巢湖轻量化项目(一期)工程马建项目部项目总工陈平十分感慨。
12月19日上午9时30时,宝钢金属巢湖轻量化项目(一期)工程正式投产。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,欢呼声、掌声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。自2020年12月2日开工建设至2021年12 月19日正式投产,整个工程建设历时整整一年。
作为打造全国影响力“大交通轻量化产业基地”的生动实践和重要部署,宝钢金属巢湖轻量化项目从立项之初,就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。项目建设规划用地1000亩,总投资约30亿元,重点发展轻量化汽车零部件、辊压精密型材、铝镁合金制品等业务。项目建成投产后,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40亿元,年利税超过4亿元。巢湖轻量化一期项目占地180亩,建筑面积约3.9万平方米。该项目总承包方——马建集团,也是首次承揽中国宝武建设项目,他们把该项目当作在宝武生态圈打响头炮的“磨刀石”,擦亮品牌的“试金石”,全力以赴、快马加鞭,倒排工期、连续奋战,确保了项目按节点高效有序推进。
早日投产,早日建成,早日发挥效益,是参战各方的共同心愿。为此,马建项目部顶住压力、迎难而上,虽然项目部成员大都经历了外部市场的历练成长,但从接手该工程开始,就注定了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攀登。一方面,单体工程多,点多、线长、面广,建筑规模大,施工总面积大,施工密度高;一方面工期紧,工程涉及地基处理、土建、钢构、机电、通风、给排水等多专业多工种的交叉作业,施工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。“由于工期非常紧,我们基本属于边设计边施工,设计相对滞后前期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。”陈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,仍历历在目。高温酷暑奔走工地,数九严寒坚守前沿,每天2万步以上,鞋子不知道穿坏了几双, “只要工期踩着节点走、质量可靠、安全受控,鞋子再多坏几双都值得。”陈平的话,道出了项目部所有成员的心声。
每天的奋力奔跑,换来的是项目一点一滴稳步推进。在今年3月6日综合楼五层建设过程中,团队又遇到了拦路虎。由于每一层造型都不一样,需要每建一层楼,就要重新搭一层外操作架,这给施工组织、人员安排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陈平告诉记者,“过去标准化建楼,基本7到10天就能盖一层,现在每层‘形态各异’、变化万千,脚手架都要错位搭设,难度可想而知。”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按照图纸设计要求,综合楼地面标高相对于定制型材和汽车部件区域地面标高高出5m,在建设前要先做挡土墙,这无疑让原本紧凑的工期更显“捉襟见肘”。“怎么办?全力保工期,没有任何借口可讲。”项目部当机立断、打破常规,一改在盖楼前建好挡土墙的传统,采取边盖楼边做挡土墙的策略。但要求在准备盖第二层楼时,挡土墙必须要建好。陈平解释,“如果到了第二层,挡土墙还没做好,就会存在沉降的安全风险。这是条安全红线,我们坚决不能越过。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风险几率,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规避。”
项目部一丝不苟、兢兢业业的做事态度,建设单位宝玛克(合肥)科技有限公司看在眼里。虽然只与马建项目部打了半年交道,但宝玛克(合肥)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孙志强向马建项目部竖起了大拇指:“真不错!马建项目部每一个人都很认真负责,干事积极主动,这让我们省了不少心。”
每天不分昼夜坚守在施工现场,每当项目部微信群传递出现场的需求,项目部人员随叫随到,没有一句抱怨……汗水不会辜负每一个奋力奔跑的人。在参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,马建项目部兑现了对业主工期的庄严承诺:5月10日综合楼完成封顶、6月30日定制型材及汽车部件土建结束、7月26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。
翻越最高的山峰,啃下最硬的骨头,不仅得益于整个项目团队全力以赴,更得益于巢湖市委市政府、巢湖经济开发区保驾护航。“6月份项目全面铺开,正值材料涨价高峰期,我们陷入了采购困境,巢湖市委市政府、巢湖开发区领导多方奔走、出面协调,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,项目进度才没有受到影响。 ”还有一件让项目部感动的事,“巢湖市专门为施工许可证办理开辟了绿色通道,简化了审批流程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”技术员吴宇光记得,“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,巢湖经济开发区协调组全程陪同,让我们心里很暖。”
再次走进已经建成的定制型材车间,宽敞明亮的厂房和清新绿色的环氧地坪让人眼前一亮,“这里原来荒芜一片、杂草丛生,你再看看现在。”陈平难掩自豪。
在一年的时间里,巢湖轻量化一期项目质量、进度、安全全部实现,项目部所有成员都收获了宝贵的管理经验。马建铁军以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,不仅高质量地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,同时也为马建集团后续拓展中国宝武区域市场、做强“马建品牌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裔华 陈海云